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010-52212501

全国热线电话

文章详情
 
“岁月之镜--冯远中国画作品展”在国家大剧院开幕
作者:admin    发布于:2025-10-29 10:27

1.jpg

展览现场

10月27日下午,由中央文史研究馆与国家大剧院联合主办的“岁月之镜——冯远中国画作品展”在国家大剧院艺术馆(西厅)拉开帷幕。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文化部原党组书记、部长蔡武,民政部原党组书记、部长黄树贤,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中国作协原党组书记、副主席钱小芊,解放军总参原副总长、上将熊光楷,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邹晓东,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及百余位文化艺术界嘉宾出席开幕活动。

2.jpg

捐赠仪式

开幕式现场,冯远向国家大剧院捐赠作品《群贤兴会图》,以此表达对国家大剧院的祝福和对剧院艺术品典藏事业的支持。

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表示,冯远作为当代中国人物画的杰出代表,数十年来,始终将画笔聚焦于人民,将情感倾注于时代。“岁月之镜”照见的,既是冯远个人的艺术探索与心灵轨迹,更是我们共同走过的时代足迹与集体记忆。作为国家级综合艺术展示平台,国家大剧院始终致力于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公众素养。我们期待观众通过这些作品,照见内心,引发对于生活、时代与传承的思考。

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邹晓东表示,冯远是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是当代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美术家、教育家,具有深厚的人文修养,对中西方历史和艺术有着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冯远的艺术创作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又不断创新创造,以新时代文化发展的视角在国画,特别是中国人物画创作领域不断深耕,有力推动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和创新。此次展览展出的近200件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内涵丰富,集中展示了他在艺术创作上的最新成果和探索精神,展现了当代中国画的活力与生命力,显现出新时代中国画创作传承与创新。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王镛表示,冯远是当代中国画名家,特别擅长人物画,同时他也是典型的学者型画家。他的中国画作品综合了学院派素描写实造型与中国画工笔和写意笔墨,创造出新时代个性化的笔墨造型语言。冯远志在通过自己的创作为中华民族树立精神丰碑,我相信,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冯远以他的学养、才情、雄心、魄力和劲毫健笔,一定能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黄钟大吕式震撼人心的力作。

艺术家冯远在答谢词中表示,此次展览其尝试以“岁月之镜”的角度呈现作品,“岁月”既代表一段流淌的时间,也隐喻一种延展的空间关系。他通过画笔为这个时代形形色色的人物留影。当观众面对这些画作,仿佛在阅读一部由人物谱写的时代历史——而这面“镜像”,正是他想营造的一个时代情境。在他看来,从艺者的精神追求,是追寻中华文化——尤其是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新生的创新成果——并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去表述。

冯远作为一位在当代中国画领域深具影响力的大家,始终致力于探索中国画的现代化转型,其艺术之路根植于深厚的传统文脉,又洋溢着鲜明的时代精神。他精湛的造型能力、深厚的笔墨修养与宏阔的人文关怀,在其创作中熔铸为一,形成雄浑中见精微、正大处寓深情的独特艺术风格。此次展览汇聚了冯远数十载艺术生涯的菁华,通过“古都纪景”“浮生写心”“先贤遗音”“天地有情”四个单元的近两百件作品,集中体现出画家的艺术追求。“古都纪景”以古今北京为画卷,在时空交响中钩沉古都文脉;“浮生写心”捕捉华夏各族儿女的神韵,于质朴形象中书写生命本真;“先贤遗音”对话往圣先贤,以笔墨为载体重现高逸的精神图景;“天地有情”则寄情草木山川,在自然意象中叩问宇宙生机。四个篇章虽题材各异,却共同构筑了一个气象万千、融汇天人的艺术世界。纵观冯远跨越教育者、管理者等诸多领域的职业生涯,其艺术创作始终与公共文化事业互相滋养。而本次展览,则是他在历经多重社会角色之后,向艺术家本真身份的深情回归与纯粹表达。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8日。

3.jpg

4.jpg\

5.jpg

展览现场


展览作品欣赏

6.jpg

今生来世

纸本设色

218.7cmx502.7cm

2011年


7.jpg

老北京烟火人家之鸟爷炫鸟

纸本设色

49cmx38cm

2025年


8.jpg

屈原与楚辞

纸本设色

300cmx214cm

2016年


9.jpg

圣都纪景之一

纸本水墨

65cmx45cm

2025年


10.jpg

圣源

纸本设色

177cmx373cm

2023年 




来源:国家大剧院

编辑|顾琳

初审|杨萍

复审|王平

终审|屈健

 
 
当前位置
脚注信息
京ICP备2022010388号-1 北京巨匠丹青书画院